新中式是在中式風格的基礎上,融入現代元素而形成的裝飾風格。
雖然中國風格融入了現代元素,但其本質核心是不變的,仍然保留著傳統裝飾的精神內涵。
改革開放以來,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,綜合國力日益強大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漸建立起來。
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,越來越受到重視,如近年來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的提出和國學的熱情。
接下來,我們將從背景起源、設計理念、風格特征等方面進行簡要介紹。
背景起源
新紀元背景下,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,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也逐步建立起來。
我們的傳統文化被重新審視,社會上逐漸出現了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聲音,新中式風格也源于此。
新中式的出現主要基于兩點:一是當前傳統文化的解構和重塑;二是結合現代元素重新設計。
許多不了解中式風格的人會對中式風格產生誤解,認為中式風格是復古的,這種觀點很片面。
無論是中國式還是新中國式,都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復古,而是通過傳統文化來表現其內在的精神內涵和追求。
設計理念
①宜精宜簡,任體自然
明清時期,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準準,文震亨在《長物志》中對臥室設計有如下描述:
一般設臥榻一、榻前僅置一小幾,幾上不設一物;設小方杌二,小櫥一;室中清潔雅素,一涉絢麗,便如閨閣中,非幽人眠云夢月所宜。
宜精宜簡,任體自然是指在設計時要因地制宜,因時制宜,因人制宜,合理設計,以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。
②刪繁就簡,繪事后素。
刪除繁瑣很好理解,就是去掉那些繁雜而不必要的裝飾。
"繪后素"來自《論語·八書》,意思是畫前要有潔白素雅的畫布,這樣畫才會整潔。
就像裝飾一樣,只有提前合理設計,效果才會令人滿意。
③因景互借,相得益彰
通過“借景”的手法和巧妙的解構設計,把存在于其他地方的風景“借”過來,這樣能夠讓不同的風景相得益彰。
風格特點
①對稱和諧,端正穩健
在整體布局上,注重對稱和諧,端莊穩重,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筑的典型風格。
②崇尚自然,精雕細琢
在飾品的選擇上,自然存在的東西經常被用作裝飾,自然表現出強烈的自然興趣。
而且在很多細節方面的控制,也往往是精雕細琢,富于變化,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魅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中式風格不是傳統和復古的裝飾,而是在傳統中式風格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。
可以說,新中式是傳統中式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產物。
現代元素的融合使得新中式風格的受眾不再太有限,而是廣泛而普遍。
目前,新中式風格確實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。